每次寫完性教育文章,後台都會收到很多相關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將2018年裡所有家長的問題整理了一下,發現了家長最關心的6個高頻問題。

很多家長對這6個問題存在普遍誤解,今天我將這6個問題的真相一一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在本次學習中有所收穫,言歸正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父母啪啪啪被孩子撞見怎麼辦?

誤區:裝睡,責罵,反鎖臥室門......

真相:孩子都看見了,TA能不好奇嗎不如正面回答?

胡老師:當遇家長遇到這樣場景,先深呼吸然後問問孩子看到了什麼根據孩子的反應,再給予孩子相應的解釋?

如果孩子問:爸爸媽媽你們在做什麼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做愛,這是爸爸媽媽表達愛的方式。

如果孩子反應很強烈,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噁心的事情那麼我們家長一定要冷靜自然的告訴孩子:這並不是一件噁心的事情,爸爸媽媽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愛,而且每個孩子都是因為爸爸媽媽的這個行為才來到這個世界,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但是現在的你還小,不能去嘗試,否則會讓我們身體受傷。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爸爸和媽媽可以通過擁抱,親吻,做愛來表達愛。而爸爸或媽媽和你之間會通過擁抱,牽手,照顧你來表達愛。你和朋友之間會通過牽手,擁抱和遊戲來表達友好。

最後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的隱私,爸爸媽媽希望你能替爸爸媽媽保守這個秘密,不去和別人說這件事情,爸爸媽媽愛你!

2:孩子自慰,摸私處到底要不要管?

誤區:立刻打斷孩子的行為,告訴孩子這是流氓行為

真相:自慰不是病,瞎管才是病。

胡老師:。大量研究文獻能夠證明自慰是無害的性是與生俱來的,從精子卵子結合的那刻起,孩子的性就已經發生了孩子的性感覺神經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並不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才開始有性感覺。而引起孩子自慰的原因有很多,但本質上是觸發了孩子一個正常的生理反應。

自慰行為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有,但是確實是一個常見的行為。如果孩子出現頻繁自慰行為,這個時候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孩子的生活太無聊了?是不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減少了引起孩子的焦慮?是不是孩子最近遇到了什麼挑戰?有時候孩子的自慰也能側面反映出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能通過學習,遊戲,同伴交往獲得精神滿足,自然也不會一直頻繁自慰。

我們這代的家長連自己的性教育都是缺失的,從小到大也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性好奇,性困惑,性活動的時候,我們會不知所措。尤其是當我們把性看成羞恥,錯誤的事情以後,我們更加會用惶恐的態度去處理。一旦處理的方向是錯的,那麼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你一直把孩子的自慰看成一種毛病,需要去戒去阻止,那麼我教你再多方法也沒用。最後你和孩子都只會越來越焦慮。

3:為什麼不要讓孩子穿開襠褲?

誤區:開襠褲省錢,省心,省力,方便寶寶。

真相:我信你個鬼,寶寶穿開襠褲既不健康又不安全。

胡老師:。寶寶穿開襠褲很容易讓生殖器官受到細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穿開襠褲也不安全,容易讓生殖器官受到傷害習慣於穿開襠褲的寶寶不利於將來的如廁訓練,更重要的是穿開襠褲不利於寶寶樹立隱私意識。建議給寶寶穿紙尿褲或小內褲,都可以很好的保護寶寶的生殖器官。

4:分房睡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嗎?

誤區:不分房睡將來會影響孩子獨立性,容易養成脆弱,依賴等性格,還會造成孩子戀父戀母情結。

真相:睡都睡不好,還談什麼將來尊重孩子和大人的感受,不強制,不跟風。

胡老師:判讀孩子是否需要分房睡的前提是:。一定要考慮父母和孩子的感受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親子關係比如不分房睡是否會影響彼此的睡眠質量(包括孩子)當然?是否會影響到夫妻間的性生活,甚至影響夫妻間的親密關係?如果父母覺得同房睡影響了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家長可以主動開始計劃分房睡。這個過程一定是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強制或恐嚇孩子。

最開始從孩子跟父母睡一塊慢慢過渡到睡床邊,然後再分床睡最後過渡到分房睡。這個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感受。剛開始也許孩子會哭會鬧,我們家長一定要溫柔且堅定的執行。比如孩子怕黑可以給孩子開一盞小夜燈。比如孩子希望媽媽或爸爸在身邊,家長可以陪孩子入睡,等孩子熟睡後再離開。如果半夜孩子起來哭著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家長一定不要打罵孩子。先耐心安慰孩子,然後帶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陪伴TA入睡。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經歷痛苦的,孩子越是沒有經歷過痛苦,孩子就越是脆弱。分床睡,分房睡會讓孩子經歷一段痛苦,缺乏安全感的過程,但是正是孩子經歷了這段痛苦,孩子才能變得更堅強。不再懼怕黑暗,不再懼怕孤獨,面對挫折時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而非依賴父母。

5:小孩子到底要不要割包皮?

誤區:包皮長會誘發泌尿疾病,陰莖癌

真相:這個鍋包皮不能背,割不割還要聽醫生,切不可盲目隨大流。

胡老師:。泌尿疾病多與護理和飲食有關,和包皮的關係不大包皮導致陰莖癌更是沒有任何證據孩子割不割包皮還是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反复泌尿系統感染,包皮膨脹造成排尿困難,青春期包莖等情況,經醫生診斷確診後,才需要割包皮。

如果確定割包皮,暑假則是很好的時機。因為暑假進行包皮手術還真有足夠的術後恢復,並不會影響孩子上課學習。而且夏天孩子穿著輕薄,方便術後護理。

6:食物引起性早熟?

誤區:很多食物(雞翅,反季果蔬,催熟水果,飲料......)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真相:全是謠言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些食物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胡老師:根據中國衛生部2010年發布的“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的定義:性早熟(precocizhd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徵或10歲前月經來潮。孩子提前出現了青春期發育的現象。所以如果當你發現孩子有出現上述情況出現,可以先帶孩子去醫院再做一個檢查。

目前醫學上還不知道兒童性早熟是如何產生的,很多關於性早熟成因的文獻上也是猜測,並沒有證實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像假性性早熟(外週性性早熟)是由其他外來性激素刺激引起。比如像孩子誤吃了避孕藥,避孕藥裡是有足夠劑量的性激素的,所以會引起孩子的性早熟。而真性性早熟可能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如下丘腦,垂體腫瘤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而引起。所以這裡就需要前面提到的核磁共振來排除病變的可能。當然真性性早熟也有可能是由假性性早熟轉變過來。

面對網絡上關於食物引起性早熟的各種謠言,除了不能分辨真假以外,很多家長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這不讓孩子吃,那不讓孩子喝。其實只要平衡好孩子日常的膳食營養,不偏食,不挑食,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某種食物會引起孩子的性早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i的育兒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