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線下和小伙伴們分享利用業餘時間碼字月入1W的故事。
當我把一條一條的現金流渠道梳理給大家看的時候,很多人驚呼,原來還可以這樣!
對,原來還可以這樣。
很多時候不是你做不到,是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就看不到目標,就更別提做到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在鏈接各種大神和平台的原因了,因為他們經常會給我帶來“我想不到”的信息。

2.
秋葉PPT的營銷總監老秦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你想要什麼,就拿你有的去交換。

為什麼他能早上5點鐘起來打卡學習英語,讀書,運動,而我不行?
我下班後累成狗,根本不想再學習了,怎麼辦?
我總是堅持不下去,沒有做事情不專注··· ···
以上的這些問題,如果用老秦的“交換理論”來分析,其實就是一個“價值權衡”的問題。
你願不願意那你“1個小時”的睡眠換“一本書的知識”?
你願不願意拿你“看網劇的時間”來換“一次技能練習”?

你有什麼,你想要什麼,你願意換麼?
成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弊。
能不能交換,願意不願意交換,其實就是你的價值觀在權​​衡了。

3.
窮人思維是,我就這麼多,我要省著花。
我30歲前的金錢觀是,我每個月掙了這麼多,我要掰碎了花。
於是每個月都給自己做預算,房租生活水電費伙食費,剩下的我該怎麼花。
而現在我會想的是:我現在有多少,我能用這些錢去做哪些種子?
我手上有的這些可以和別人一起合作來產生更大的效益嗎?

富人思維是:我如何用錢生錢?
就像一個蘋果,30歲前我考慮的是切成幾瓣,怎麼省著吃;
30歲後,我考慮的時候,這個蘋果可不可以換一顆蘋果樹;
或者,我可不可以拿我的蘋果在高端水果店上架售賣,賣出比在菜市場高幾十倍的價格。

比如我現在有20W,我考慮的是如何用這錢變成種子。
所以我會用這錢去進修,去參加專業認證課程,這也才有機會將20萬變成200W。

小結
我在30歲前,還一無所有。
30歲後的幾年時間,我的財務狀況在持續改善。
我之所以能做到,首先是思維方式的轉變,然後是改變我的行為。

去鏈接更多的人和信息,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知道了才有機會做到;
你要看看自己有什麼,然後你是否願意拿著"你有的"去交換"你想要的";
學習富人思維,學習讓錢生錢。
小六的經驗微不足道,但是有一些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老司機要我想推荐一下:

羅振宇的《羅輯思維》
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七年就是一輩子》、《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吳曉波的《吳曉波頻道》
今天就聊到這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ND.
我是彭小六。
在三線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識服務工作者。
讀完我的文章如果有收穫,記得打賞、關注和點贊哦!

文/彭小六(簡書籤約作者)
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5d3159498c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ki的育兒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